从语言词汇看白马藏族的农耕文化特征
作者: 魏琳    日期:2016-12-05 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多元经济结构 白马藏语 农耕文化 
描述:
古代兰州地区的畜牧业
作者: 魏明孔  日期:2016-12-05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兰州地区 土地荒芜 二十四军马牧 畜牧业经济 榆中 畜牧业基地 畜牧业发展 陇右 苑川十二马牧 畜种 
描述:
论古代中国北方的农耕与游牧──对两种文化关系及发展趋向的探讨
作者: 高翔  刘凤云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民族融合 一体化 文化圈 
描述:
唐代河西陇右的战略地位
作者: 钮海燕    日期:2016-12-05 来源 :历史教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战略地位 乌孙 唐政府 河陇 著名地理学家 唐帝国 河源军 玄宗 陇右 唐王朝 
描述:
宋元时期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毁伤
作者: 钟年  孙秋云  日期:2016-12-05 来源 :史学月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农耕民族 蒙古人 窝阔台 钦察汗国 南人 北方游牧民族 游牧文化 中华文化史 宋元时期 四等人制 
描述:
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研究
作者: 金晶  日期:2010-03-01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藏族 变迁 婚姻家庭 牧区 生育 
描述:婚姻家庭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传统热门课题,家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而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和根基,是人类社会产物,与婚姻有关的仪式、风俗、禁忌、制度、法规等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部落、民族甚至国家的文化。每个社会和每种文化都有相应的社会机制规范其成员的婚姻家庭行为。藏族游牧文化中,婚姻形式是一个倍受人们关注的方面。远古时代的藏族先民就已形成了一套婚姻规则来组建家庭、形成部落族系,在历史进程中这套婚俗、家庭礼仪不断完善规范,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点。 甘青藏族牧区是典型的藏族牧区之一,同我国其他牧区一样,甘青牧区的牧民正普遍面临的定居趋势。随着牧民定居进度的加快,固有的社会结构、文化形式势必发生变化,特别是作用于经济基础形式转变的定居生活的相应影响是巨大的,这种转变将给藏族婚姻和家庭带来全方位的影响。笔者推测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牧区人们的婚姻家庭可能与藏族游牧时期的传统婚姻形态和观念有了很大不同,随着逐渐定居和经济生产方式转换,以前的婚姻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可能会逐渐消失。 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牧民居住点的调查,研究传统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同当前藏族牧区婚姻家庭相比是否已经发生变迁。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政策推动力、文化变迁、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及其变迁。最后在分析甘南当地藏族的婚姻家庭现状时,引入“场域”和“惯习”概念对藏族婚姻家庭进行讨论,认为藏族牧民的婚姻家庭形式已经发生变迁。 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为导论,论述了研究主题的选择及研究目的意义,并对涉及研究主题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调查地概况和研究方法介绍,着重从地理、历史、文化、语言方面强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果洛藏族自治州同属甘青游牧文化圈,介绍了调查地的基本概况,并且详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样本状况。第三章详细论述了甘青藏族牧区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内容,包括恋爱、组建家庭过程,传统生育观念行为。第四章是对当前甘青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描述,通过对当前甘青牧区牧民们婚龄、婚礼仪式、家庭规模、妇女家庭地位、生育意愿等方面的描述,对比前一章传统文化习俗,分析认为当前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已经发生变迁。第五章为分析讨论部分,在分析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变迁的原因同时,利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概念探讨藏族的婚姻家庭变迁现象,并阐述了笔者对文化变迁的观点。第六章是对全文的简要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游牧民族定居问题研究
作者: 郭文慧  日期:2010-06-30 来源 :新疆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定居 游牧民族 改革开放 新疆 
描述: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是新疆传统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严酷的自然环境、游牧经济的脆弱性,游牧经济已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引导下,游牧民族走向定居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游牧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疆的游牧民定居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引导下的定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发展、实现各少数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体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优越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党的的游牧民族定居政策的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游牧民族定居的历史回顾、定居的现状、定居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分析与探讨。旨在思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新疆的游牧民牧民定居。 本研究以新疆游牧民族的定居过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研究主线,以党的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制订、实施、发展和完善为研究视角,综合运用了民族学、民族理论、民族文化学、民族经济学等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来研究游牧民定居问题。本文以新疆游牧民族定居为主要研究内容。一方面,通过对新疆游牧民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结合笔者在新疆塔城地区的实地调研,证明定居工程的实施确实给新疆游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变化,突出了党的民族政策在定居中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游牧民定居的现状的分析,当前新疆的游牧民定居水平还不高,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游牧民定居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作者: 解志伟  日期:2009-04-15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乌孜别克族 文化 变迁 游牧社会 转场 
描述:乌孜别克族是我国人口特别少的外来少数民族之一,它来源于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游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乌孜别克族的血管里流淌着亚欧大陆许多古代游牧民族的血液,游牧这一生活方式在乌孜别克族中经久未绝。时至今日,新疆木垒县大南沟的乌孜别克族还在从事游牧业生产,游牧业是他们的传统生计方式,在这一传统生活方式中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游牧是与自然最贴近的一种生活方式,游牧生活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传统,乌孜别克族游牧民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原生性,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都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传统”通过与“现代”的对比而表现出来。现代化的风暴已经席卷全球,乌孜别克族社会也面临着现代化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行的定居工程改善了乌孜别克族的经济生活条件,但这也改变了他们几百年来的游牧生计传统,他们的游牧传统文化随着定居而渐行渐远,乌孜别克族传统游牧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乌孜别克族创造了丰富的游牧文化,这既包括有形文化也包括无形文化,其中不乏优秀之作,然而在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它却是少数几个没有上榜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传统,推动乌孜别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民族平等、文化多样性和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主流话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缺少任何一个民族都与上述话语不一致。因此本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 本文有关木垒游牧社会文化生活和转场过程的详细描述及意义分析可以说具有创新意义,因为学术领域鲜有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民族四季牧场的分布及变化、转场牧道的变更、不同时空坐落上的牧民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的研究。转场是游牧社会生活的标志性事件,没有转场就没有游牧。木垒乌孜别克族根据畜牧的需要将三地不同自然空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牧场,通过转场他们将这些空间纳入到他们的游牧生活中,他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因时因地而异。转场是游牧的标志性文化事项,它是人与文化调适的一种手段,是游牧社会在时空上有序的流动,游牧社会是流动的社区。乌孜别克族的游牧生活是传统中的流动,定居并没有终止流动,它带来了新的流动,这种新的流动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流动。 本文主要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的丰富材料,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生活文化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本文前半部分以乌孜别克族的历史及其游牧生活为中心,首先论述了游牧业与转场的起源和乌孜别克族的民族过程,分析了游牧业在乌孜别克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随后讲述了木垒大南沟乌孜别克族的家族史和转场史,并且对他们的转场历史加以分期进行论述。木垒乌孜别克族自其祖先进入中国时就开始了他们的本土化与国民化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他们的游牧转场史。乌孜别克族社会文化变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在建构这一少数民族的同时,乌孜别克族也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不断将自己构建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他们增强内部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本文的后半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民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民间传承、科技工艺、宗教信仰和节日等文化现象及其变迁进行了分类论述,在结论部分分析了乌孜别克族社会文化变迁及其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些特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关于变迁,本文认为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变迁所呈现的结果是文化的碎片化;关于文化,本文认为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文化具有原生性、濒危性、真实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关于文化传统的发展与保护,笔者提出建设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乌孜别克族游牧文化资源发展体验旅游既可以促进游牧社会的经济发展,又可以加强他们传统文化的保护。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联手打造辉煌——秦统一论纲(三)
作者: 艾荫范    日期:2016-12-05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帝王野死 皇权继统 刻石颂德 
描述:
论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文化的多元化
作者: 聂莹  日期:2009-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裕固族 多元文化 民间文学 民族变迁 
描述:裕固族的民间文学,伴随着裕固族的形成而产生,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作品,记载着该民族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本文分别从裕固族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对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及其文化多元化给予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分析达到透析该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样式、文学特征和文学发展的目的。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对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多元文化的研究意义,目前有关裕固族研究的状况,以及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历史文献法、实地调查法。从世界文化的格局来看,全球文化呈现出多极并存、多元互补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对裕固族这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和其中包含的多元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在宏观层面对我国整体民族文化的研究,也有利于对裕固族文学和文化的弘扬及该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裕固族的民族文化概况。裕固族源于古代回鹘,由于历史上的外族入侵、族内政变和宗教异化而经历了漫长的民族迁徙过程。语言文字方面,裕固族主要操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和汉语。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回鹘文字的裕固族,如今已经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而普遍使用汉字。裕固族先民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最后他们选择了藏传佛教作为整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种集多种成分为一体的混合型宗教文化是裕固族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第三章:主要对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形成和特征以及该民族文化的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谚语、格言、童话等等。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具有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功能,在浓厚的游牧文化氛围中也隐含着悲剧色彩和救世主观念。裕固族先民曾与古代蒙古族、藏族、汉族等民族相互接触、杂居,最终使得原本纯粹的古代回鹘文化吸收、融合了古蒙古文化、藏文化和汉文化等因素,而形成了今天具有多元性的裕固族文化。 第四章:从神话、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格言和谚语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其中,神话和民间故事传说反映了古代裕固人的智慧和对世界的认知;叙事诗、民歌则叙述了裕固族的历史、习俗和生活等情况;谚语、格言、童话等民间文学是裕固人长期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总结出裕固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其民族文化的形成条件和原因,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形成和加入又为裕固族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五章:概括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研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裕固族文学的研究主观上存在研究方法不足、研究角度偏离等问题,而客观上则有地理条件恶劣、民族语言遗失及传承的中断等困境。应对这些困难与问题的方法也要从主客两方面着手,加强研究队伍、加大研究力度,及时有效的进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都是现实可行的方法。 结语部分,总结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特色,多样性的文本形式中包含着浓重的宗教因素,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裕固人的思想意识。其民间文学中蕴含的多民族文学因子,表现出裕固族包容、宽大的民族品格,而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正是裕固族文学个性的表现。
< 1 2
Rss订阅